精益經驗教訓:成功的 10 個步驟

自2000 年開始我的旅程以來,我的精益思想逐漸發展。你會認為我現在已經想通了,對吧?… 不是機會。最近有人問我一個很好的問題:如果你擁有今天所有的精益知識和經驗,你會做些什麼不同的事情?1 以下是對這個問題的 10 個想法。

1. 了解 8 種浪費

使用 8 個廢物開始。了解這 8 種廢物如何相互作用並相互影響。不要糾結於停機時間的首字母縮寫詞(缺陷、生產過剩、等待、未使用的人才、運輸、庫存、運動、額外處理)。

相反,要了解一種廢物如何產生另一種廢物的細微差別。例如庫存如何隱藏浪費。信息也是庫存——過多的信息(過度生產)會導致誤解,這可能會導致文檔或現場的返工(過度處理)。

2.消除批量工作

致力於減少設置時間 (SMED)——而不是創建更大的批次。只生產你需要生產的東西。以不間斷的流動為目標,並了解 8 個廢物如何防止這種情況發生。

例如,將建築工作分解成更小的塊,不要等待分批傳遞 RFI(信息請求)。

3. 了解變化

了解變異的作用至關重要。如果發生意外情況,請停下來重新調整。變化會產生大量浪費,減慢您的速度,降低您的生產力(停止/啟動)和產品質量。它會從你身上吸取情感能量。

4. 認識到標準化的重要性

變化是沒有設定標準的症狀。今天,標準化在我的公司幾乎是一種宗教體驗。基本上,我們使用一種清潔劑 (Windex),可以清潔我們設施中 98% 的所有物品。之前,我們使用了 15 種不同的清潔劑。現在只用了一種紙巾。名單還在繼續……

5.關注質量而不是最低的首次成本

回到我製作櫥櫃的日子裡,我經常根據划算的價格購買抽屜導軌和鉸鏈。但是,我更換了一大堆這些抽屜導軌。二十年後,我仍然接到客戶的電話,問我是否有替代品,而我已經 17 年沒有從事櫥櫃業務了!如果質量是我決策中最重要的因素,我會為自己省去很多心痛。今天,質量總是比成本更重要。

6.看板的力量

我曾經訂購一大堆東西以確保我永遠不會用完。我的車庫越來越大,可以存放所有的庫存——把所有的廢物都藏起來。花時間管理多餘的庫存是另一種浪費。你明白我在說什麼嗎?管理低水平的庫存需要精益系統。精益總是採用系統方法。用作精益系統一部分的看板成為小批量補充的觸發器。想想雜貨店貨架是如何重新進貨的?

7. 車輪上的一切

把所有東西都放在輪子上。當您需要適應時,您可以靈活地快速移動事物。你有沒有見過一堆堆幹牆/材料只是躺在地上?如果您需要快速移動它們會怎樣?我猜有很多 8 種廢物……

8. 店鋪佈局

如果我再做一次,我將如何佈置我的新店?你猜怎麼著?一切都在輪子上!今天在 FastCap,我們有一個開放的計劃,幾乎所有東西都在輪子上。一切都很簡單,我們的桌子,我們的手推車。所有這些都易於移動/更改。我們利用 FastPipe 系統3製造一切。當您了解標準化、標準工作、快速設置時間、SMED(單分鐘模具更換)、看板、靈活性和什麼都不建時……天哪,我不知道該說什麼,這只是一個神奇的系統!

9.把它切成兩半

豐田使用了一個強有力的概念:“除非你能把它切成兩半,否則不要接近任何東西。” 如果需要一個小時,請問:我怎樣才能在 30 分鐘內完成?甚至不要質疑它,一切都可以切成兩半。

這裡有兩個很好的例子:在哈薩克斯坦世博中心建設期間,他們從每天安裝 1 個窗戶增加到 15 個。Walters & Wolf 每天製造大約 30 個窗戶。我挑戰他們製造 50 個。六個月後,他們製造 110 個。他們的新目標現在是每天 200 個!

10. 精益文化

在我做櫥櫃的日子裡,我沒有員工——我實際上是一種文化。如果我重新開始 FastCap,我會以完全不同的方式看待文化。從 2000 年到 2005 年,我將精益視為一種管理工具。然而,在 2005 年,我意識到精益真的是關於人,並挖掘他們無限的能力和未利用的才能。這是我們的精益文化開始發展的時候。精益本質上是一種學習文化,管理層專注於不懈的培訓、教學和提升員工成為世界級的問題解決者。當我開始每天專注於培養我的團隊成員時,一切都變了。在你相信他們之前,人們不會相信你。投資於您的團隊並獲得回報。

精益思維——永無止境!成為精益思想家就像走進一個永恆的愛迪生實驗室。嘗試生活的方方面面。每次都使用科學方法(PDCA)。以 5W+1H 開始提問:“我們為什麼要這樣做?這裡/那裡發生了什麼?還有什麼地方?什麼時候?誰受此影響?多久一次?總是尋找問題,解決問題並不斷學習。

當你創建一個深度對精益的理解、想法和創造力的流動。好處永無止境。那麼如果我要重新開始,我會怎麼做?我首先會成為一個精益狂人。

Leave a Comment